大家还记得骆宾王那首有名的《咏鹅》吗,《咏鹅》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。而在鄂东南阳新县等地的湖泊、水库、池塘里,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。一群白色羽毛的“鹅”在水库湖泊里自由戏水,然而他们并不是鹅,而是湖北阳新有名的屯鸟。
湖北阳新屯鸟外型似鹅非鹅,似鸭非鸭,体形小于鹅而大于鸭。它没有鹅的凶猛,也没有鸭的喧闹。湖北省著名的肉用型鸭科家禽,性情温顺,主产于阳新县。相传有近300年的饲养历史,因它吃得多(当地称“屯得”)而得名。

阳新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柯良说过,早在1759年,当地就有屯鸟的饲养。经农业部食品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证明,“屯鸟不仅生长快,体重成倍于普通鸭子,而且蛋白质、钙、镁、锌等含量均大于鸭肉,还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尤其是氨基酸是鸭肉的2.2倍,还有人体必需的赖氨酸,这在各类食品中是少见的。”
目前,阳新周边的县市、咸宁、武穴、黄梅、蕲春甚至江西的瑞昌等地,也有不少专业养殖户养屯鸟。
成年公屯鸟一般体重5公斤左右,母屯鸟减半,羽毛有纯白、纯黑、黑白色3种,纯白为主。屯鸟生长快、易育肥、性驯良、耐粗饲、适应性强。既可水面饲养,也可旱养,更适宜群养。
屯鸟与外地番鸭有几点不同之处,一是屯鸟幼时脚爪有刺,可以钩住人的衣服,外地番鸭则不能;二是成年屯鸟皮肤深黄,外地番鸭皮肤呈浅黄色;三是家鸭和其它番鸭都是花色、麻色、鸳鸯色,没有白色,而屯鸟以白色为主;四是屯鸟煨的汤呈浓黄色,而其它番鸭煨的汤呈乳白色。
乾隆食屯鸟记》,记载一则传说:乾隆南巡经过兴国州(阳新古称)王英乡,突然患上一种怪病,鼻血流个不停。随从太医对此束手无策,只得四处张贴告示,求问天下名医。当地一乡野村民带着自家饲养的屯鸟,揭了告示。他熟练地给屯鸟放血,当场让乾隆皇帝饮用,果然次日病痛全无,精神百倍。从此,兴国州产的屯鸟成为皇宫贡品。